不銹鋼丸廠家的原材料選擇 |
發布者: 點擊:14 |
不銹鋼丸廠家的原材料選擇直接影響產品性能,需結合產品用途與加工需求,從材質、純度、形態等維度綜合考量,確保原材料適配后續生產流程。 材質選擇需匹配產品特性。奧氏體不銹鋼是常見原料,含鉻18%、鎳8%左右,制成的鋼丸韌性好,適合金屬表面拋光;馬氏體不銹鋼含碳量較高,經熱處理后硬度提升,適用于需要高耐磨性的場景,如鑄件清理。廠家會根據訂單要求,選用304、430等不同型號不銹鋼,304耐腐蝕性較強,適合潮濕環境使用的鋼丸;430成本較低,常用于對耐蝕性要求不高的場合。 純度控制需嚴格篩選。原材料中的雜質會影響鋼丸性能,硫、磷含量需控制在0.03%以下,避免鋼丸脆性增加;鐵元素以外的合金元素含量需穩定,波動范圍不超過標準值的5%,確保批次間性能一致。廠家會對原材料進行成分檢測,通過光譜分析確認元素含量,不合格原料將被剔除。 形態選擇需適配加工工藝。原材料多為線材或板材,線材經切割、打磨制成球狀,適合生產小粒徑鋼丸(0.2-2毫米);板材經破碎、研磨制成不規則鋼丸,適合大粒徑(2-5毫米)產品。線材直徑偏差需控制在0.05毫米內,確保切割后鋼丸尺寸均勻;板材厚度根據目標鋼丸大小選擇,一般為粒徑的1.5-2倍,減少加工步驟。 來源渠道需注重穩定性。廠家傾向于與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合作,原材料需附帶材質證明,包括成分、力學性能等信息,便于追溯。對于進口原材料,需符合進口國的質量標準,通過相關檢測后才能入庫,避免因材質差異導致生產中斷。 原材料選擇是不銹鋼丸生產的基礎環節,合理的材質、純度與形態選擇,能為后續加工提供穩定基礎,使鋼丸在硬度、耐蝕性、耐磨性等方面滿足不同場景需求,成為廠家保障產品適用性的關鍵步驟。 |
下一頁:不銹鋼丸的材質分類與制造工藝 |
![]() ![]() |